18898721195

您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18898721195

扫一扫获取更多

中越海上运输体系赋能纺织产业协同发展:构建跨境供应链核心通道

发布时间:2025-08-05     浏览次数:53

集装箱轮鸣笛驶出广州港,舱内满载的棉纱、化纤布料正奔赴越南海防港 —— 这一幕如今已是中越海运航线的日常写照。随着 “中国原料 + 越南加工” 产业模式的深度运转,棉纱、化纤布料、纽扣、拉链等纺织辅料通过海运源源不断输往越南,在南海之上织就一条繁忙的产业链黄金通道。


微信截图_20250722161749


这场跨海运输热潮的背后,是越南纺织业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作为全球第二大服装出口国,越南每年生产的数十亿件成衣中,60% 以上的面料依赖进口,而中国正是其最大供应来源。越南本土化纤产能不足的产业短板,让中国的棉纱、化纤布料成为刚需品 —— 从制作牛仔裤的粗斜纹布到高端时装的轻薄雪纺,中国纺织原料以稳定的品质和充足的产能支撑着越南工厂的生产线。


关税政策的杠杆更让这一贸易模式如虎添翼。中越自贸协定生效后,纺织原料与成品间的关税差形成独特吸引力:部分化纤布料进口关税较成衣低 15-20 个百分点,纽扣、拉链等辅料的税率优势更为明显。这种税负差异促使企业将原料运至越南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规避部分贸易壁垒,推动 2024 年中越纺织原料海运量同比增长 23%。

在这条繁忙的物流通道上,广州亚太物流服务有限公司凭借一系列硬核优势,构建起无可替代的专业 “桥梁”


全链路自主可控的节点网络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不仅在中国东莞、广西东兴设有自主经营的分公司,作为货物集散的重要枢纽,更在越南芒街、海防、河内、胡志明、北宁布局了全自主运营的分支机构。这种多节点覆盖实现了从国内工厂提货到越南工厂送货的全流程把控,避免了中间环节外包带来的信息滞后与责任推诿。例如,当一批化纤布料从东莞仓库发往胡志明市某服装厂时,东兴分公司负责报关核查,芒街分公司衔接陆运转运,海防分公司监控港口装卸,胡志明分公司安排最后一公里配送,每个环节都在企业内部系统中实时同步,确保货物全程可追溯。


中越融合的本土化团队为高效通关保驾护航。越南各分公司管理层及核心员工均为中国人,且精通中越双语,这一独特配置完美解决了跨境物流中的语言壁垒与文化差异问题。在报关文件审核时,团队能精准把握中越两国对于纺织原料品类的申报规范,避免因术语翻译偏差导致的查验延误;面对港口临时查验,中方员工既能与越南海关顺畅沟通,又能快速理解国内客户需求,将沟通效率提升 40% 以上。2024 年第三季度,某批次纽扣因品名标注问题在海防港遇阻,亚太物流越南团队凭借双语优势,3 小时内就完成资料补充与解释说明,较行业平均处理时间缩短 60%。


针对纺织原料特性的定制化服务更显专业水准。棉纱怕潮、化纤布料易皱、纽扣拉链属小件易丢,针对这些特点,公司推出了定制化包装方案:为棉纱集装箱配备防潮膜与湿度监测仪,化纤布料采用悬挂式集装箱运输,纽扣拉链则用定制规格的分隔箱分装。同时,依托对纺织行业淡旺季的精准预判,提供弹性运力调度,旺季时可额外调用 10% 的备用集装箱,确保货物不滞留。“从佛山工厂的棉纱出库,到胡志明市服装厂的原料入库,全程可视化追踪,还能根据我们的生产计划调整送达时间。” 长期合作的某纺织企业采购总监表示,这种灵活服务让原料库存周转率提升了 25%。


在成本与时效方面,广州亚太物流同样表现亮眼。20 尺集装箱的棉纱通过其整柜服务,21 天即可完成门到门运输,成本仅为空运的三分之一。而对于拉链、纽扣等小批量辅料,其拼箱服务能将单位物流成本降低 18%,且时效稳定在 7-10 天。


随着 RCEP 协定下原产地规则的进一步落地,中越纺织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持续释放。业内预测,2025 年棉纱、化纤布料等原料的海运需求将突破 80 万 TEU(标准集装箱)。在这条由集装箱轮铺就的黄金水道上,广州亚太物流正以全链路掌控力、本土化服务力和定制化解决方案,成为中越纺织原料运输的首选伙伴,让每一批棉纱、每一粒纽扣都能高效抵达,为中越纺织贸易注入持久动力。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